來源:保定日報作者:時間:2022-06-18 08:28
□保定日報記者 宋 玥
實 習 生 趙博晗
6月15日,我市召開老舊小區工作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就我市今年的改造任務進展、改造及后期物業管理舉措、如何確保施工質量和改造效果、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等內容答記者問。
問:今年的改造任務現在進展如何?有沒有明確完成的時限?如何保障落實?
答:今年我市計劃改造700個老舊小區,任務量是歷年來改造數量之最。自年初開始統籌謀劃,倒排工期。目前,省定改造任務287個老舊小區已經全部開工,計劃9月底前全部完工;主城區其它待改造的小區,預計12月份全部完工。
高標準完成改造任務,改造資金是打贏這次攻堅戰的根本保障,在操作過程中堅持用足政策、多渠道融資,對今年老舊小區改造所需的27.74億元資金,一方面積極與省對接,督導各縣(市、區)提前謀劃,最大力度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和補助支持資金。協調各有關部門全力以赴加快推動前期手續辦理、申請申報等事宜,督促各縣(市、區)政府抓住新增專項債機會,解決資金問題。
問:老舊小區改造及后期物業管理有哪些舉措?
答: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后,嚴格落實小區改造到位、物業管理到位、基層治理到位,避免因長效管理機制跟進不到位而陷入“改造-破壞-再改造-再破壞”的怪圈。
對適宜改造的老舊小區,聚焦居民個性需求,精準發力、應改盡改;對鑒定為危樓危房的,采取修繕和重建相結合,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應綠盡綠,通過空地植綠、見縫插綠、破硬補綠等方式,全力建設綠美家園;應配盡配,結合實際完善小區及周邊適老設施、無障礙設施、停車場(庫)、電動自行車及汽車充電設施、文化休閑設施、物業用房等配套設施,完善養老、托育、助餐、便利店、衛生服務站、社區綜合服務等公共服務。
引入正規、合格的物業企業。盡快清除居民自治、社區代管等“變相物業”,引入物業企業后,開展物業管理規范整治攻堅行動,提升物業服務水平,穩控服務價格,引導居民樹立花錢買服務的意識;建立政府物業管理補貼機制,對“星級物業”給予物業公司一定獎補。改管結合,由鄉鎮(街道)、社區負責落實,要求“老舊小區改造一個、物業管理就要落地一個”;堅決做到物業公司在小區改造中提前介入,全程參與清拆、居民摸底互動、建設實施、滿意度測評,確保有效銜接。
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樓門長、綜合服務站“六位一體”服務機制,搭建溝通議事的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利用“互聯網+”等手段,組織居民全程參與,共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管理工作;通過黨建引領、黨組織介入、交叉任職等方式,督促物業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并完善建立物業公司“評星定級”“紅黑榜”機制,樹立典型、表彰先進,落實獎補;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落實網格員、保潔員、巡查員、志愿者、掛鉤部門聯系人等主體,實現老舊小區管理全天候、全覆蓋,做到“事事有人管,服務零距離”。
問:老舊小區改造如何確保施工質量和改造效果?
答:一是建立懇談、協調、監督工作機制,每周與居民召開對接懇談會,充分聽取居民意見,修改完善改造方案。改造過程全程監督,首席接訴即辦師就居民反映的問題“接訴即辦不過夜”,與居民深入交流,積極答疑解惑;二是在小區設立工程材料展示柜,方便居民監督,確保工程質量;三是做好公示公告、意見收集、“改務”公開,用好協商議事、意見歸納、接訴即辦、懇談對接、分包包聯、定期報告、考核評價等具體措施,取得居民認可;四是各縣(市、區)住建局加強工程監督的同時,市老舊辦成立了兩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督小組,不間斷對改造項目進行監督,發現問題立即解決,進一步確保工程質量。
問:今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備受廣大居民關注,對此我市有什么工作安排?
答:市委、市政府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高度重視。目前,河大紫園小區作為我市試點小區正在進行先行推動,試點單元已經完成鋼結構檢測工作,電梯設備已運抵,電梯施工單位正與蓮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相關手續。
按照相關要求,凡是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合法權屬證明、未設置電梯的地面四層及以上非單一產權既有住宅均可加裝電梯;由有意愿、有條件的業主自主實施。依據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條及其它相關文件,申請加裝電梯的單元需要符合3個申請條件:業主身份信息及房屋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相匹配;住宅滿足建筑物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等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社區公示經“雙三分之二及占有專用部分業主”同意的相關書面材料,涉及加裝電梯利害關系人無異議。另外,加裝電梯所需資金每戶分配比例由業主自行商定。我市將繼續簡化流程,加大力度,采取“定額補貼,鼓勵先行”的方式,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