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3-03-30 09:36
□梁云祥
近日,我市執法部門進公園、進社區、進學校,以發放傳單、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進行垃圾分類宣傳,營造垃圾分類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行動的良好氛圍。(3月18日《保定晚報》)
垃圾分類看似事小,實則關乎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處理不當的垃圾占用大量的土地,污染大氣、水、土壤,不僅成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痛點”,而且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是垃圾分類回收最基礎的一步,需要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力行,只有全力推廣并形成相應制度約束,持續提高公眾意識和參與度,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垃圾分類要從家庭源頭抓起。推行垃圾分類,需要通過大量的宣傳、引導,培養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環保理念應從家庭垃圾分裝開始,慢慢滲透到每個人心中。家庭還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只有家庭重視,孩子才能耳濡目染,養成好習慣。垃圾減量要從市場源頭抓起。我們每個人都是市場的主體,是市場活動的參與者,舉手之勞做好垃圾減量,才能不斷減少生活垃圾。習慣養成要以獎罰分明約束,好習慣的養成不僅要榜樣示范,還要督促檢查。
要強化宣傳引導,多形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普及和實踐教育活動,提高分類普及率和知曉率,帶動群眾做好垃圾分類等“關鍵小事”,營造人人皆知、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