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4-04-13 11:05
□戴先任
近日,有媒體報道,部分商業機構在短視頻平臺直播中,以“養生操”或“免費公開課”的形式,誘導用戶加入網絡群聊,隨后對入群者“洗腦”,通過販賣“癌癥焦慮”等方式,最終誘導用戶以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價格購買相關“健康課程”。
一些“健康課程”將老年網民當成收割對象,煽動“患病焦慮”,誘導用戶花錢購買課程或是養生產品、器材等。由于老年網民更關注健康問題且防范意識較差,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欺騙。而老年人維權意識與能力都較弱,線上“健康課程”還存在退費難的問題,這都讓這些違法商家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實際上,沒有獲得相應資質的養生直播和短視頻不具備合法性。根據最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涉及醫療健康領域內容的自媒體、公眾號等須獲得相關資質。我國《廣告法》也規定,只有國家市場監管部門批準使用保健食品標志的醫療用品或保健食品才可以進行廣告宣傳,但宣傳過程中也不能描述或夸大其療效、功效?!妒称钒踩ā芬幎?,擅自售賣未經認證、批準的養生產品,也是不合法的。
“健康課程”不能成了“坑老”騙局。對于收割老年人錢包的“健康課程”,相關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暢通老年人的投訴舉報通道;要加強健康科普宣傳,滿足老年人對健康知識、醫療知識的需求,用官方正版的“健康課程”取代假冒騙局。相關平臺也要盡好自身的管理責任,加強對入駐商家資質審核,抓好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合作,對發現的侵害中老年用戶的違法行為,及時對接相關部門處理。對于老人子女來說,也要多關心與陪伴老人,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增加他們的網絡安全意識、防范意識,避免老年人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