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4-09-14 08:58
?雨林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中秋賞月、拜月的習俗。傳說月宮中不僅有美麗的嫦娥,還有搗藥的兔子,成為人們期盼團圓和美、祝禱安康長壽的幸福載體。
玉兔呈祥源自“遇兔呈祥”—說,寓意人與兔相遇為祥兆之美意。這是一件清代的青玉嵌寶石臥兔擺件,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擺件通高8.5厘米,長13.5厘米,寬5.1厘米,青玉材質,局部黃沁為人工染做。玉兔呈伏臥狀,四足彎曲向前,背部、雙耳處有數道陰刻線刻畫出毛絨質感,更顯其溫順可愛。玉兔嵌有紅寶、碧璽等彩色寶石8顆,顏色明艷潔凈,從青玉的底色中透出閃閃的斑斕,賦予其靈動之感。此兔造型圓潤,雕工洗練,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擺件還可以作為鎮紙之用,兼具賞玩和實用多種用途。
玉兔朝元表示玉兔在歲始對月亮的賀見,乃以玉兔比臣下,圓月比君王,希望臣子時刻沐浴皇恩,為清代御制硯臺的代表題材。浙江佳寶拍賣有限公司2022春拍曾拍出一件清代中期的玉兔朝元漆砂硯。此硯臺直徑10.5厘米,高3.5厘米,盒面髹以黑漆,以貝殼、象牙及綠松石、紅寶石等百寶鑲嵌成圖。但見空中一輪圓月高懸,下方一只玉兔俯立松柏下,朝望明月。整圖線條流暢俏皮,雕琢簡樸,聊取大意。硯臺底部篆書“葵生”,為清代盧葵生所制。
據了解,漆砂硯是以一種輕細金剛砂調和適度的色漆髹涂于木質硯上制成,其形質如澄泥而極輕,入水不沉。西漢時揚州已有生產,宋代以后漆砂工藝失傳。清初,盧映之得一漆砂硯,遂授工仿造,廣為流傳。盧葵生自幼跟隨祖父盧映之學藝,繼承祖業,漆砂、雕漆、刻漆、百寶鑲嵌等無所不精,成為清代揚州最具盛名的漆藝大家。
我國古代的銅鏡多為圓形,用來照人的鏡面通常為金黃色,所以常被用來象征滿月。代表月亮的銅鏡、用作鏡架的兔子造型以及鏡中的美人(象征嫦娥),三者共同構成了古人心目中的“月宮”。
這是一件明代的銅兔鎏金鏡架,高16厘米,長26厘米。但見一只壯碩的肥兔臥伏在地,雙耳豎立,神態安祥。兔子的面頰、四肢和尾巴采用了鎏金工藝,更增加了鏡架的古樸厚重之感。兔子口中還銜著一根古雅奇秀的靈芝。靈芝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精品,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祥瑞之物?!稜栄乓怼酚涊d有:“芝,瑞草,一歲三華,無根而生。”兔為月宮靈物,靈芝是傳說中的仙草,兔銜靈芝的形象更增添了吉祥長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