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日報作者:時間:2025-02-15 11:06
□保定日報記者 陸 征
以“小核桃”闡釋“大道理”,針對學員“口味”烹制特色課程,定期微黨課讓“黨味”越講越濃……講政策,匯民心,自2023年被聘為保定市理論特派員以來,淶水縣委黨校高級講師李曉燕聚焦理論武裝、基層所需,以紅色資源為內核,不斷增強“大宣講”實效。對她來說,“理論特派員”不僅僅是一個名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宣講就跟進一步。李曉燕積極發揮理論特派員作用,日常深入全縣各個鄉鎮和社區宣講,努力為基層干部群眾獻上一堂堂有理論深度、有情感溫度、有實踐力度的精品黨課。
為保證宣講內容多元化,李曉燕根據宣講對象的工作側重、人員結構,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和基層需求,形成個性化、多樣化講稿,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鄉鎮,李曉燕宣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實施全面鄉村振興進程》,讓農村黨員干部了解黨的二十大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安排部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找到抓手;到法院、檢察院,她宣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實施全面依法治國》,為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提質增效;拓展線上宣講陣地,她定期錄制微黨課在淶水縣委黨校公眾號上播放,實現廣大黨員干部理論宣講零距離和宣講形式多樣化,受到干部群眾一致好評。
“我認為,基層理論宣講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宣講內容要緊密結合基層所需、群眾所盼、干部所急,既講‘天下事’又講‘身邊事’,既說‘書面語’也說‘百姓話’。”李曉燕這樣說。
2023年6月,李曉燕緊貼當地實際,設計《盤活資源 打造品牌 促進振興——淶水縣麻核桃特色產業發展探索與實踐》課程,以淶水縣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麻核桃特色產業經濟的生動案例闡釋“大道理”,在淶水縣、望都縣等地黨員干部及鄉鎮企業培訓交流中,獲得聽眾熱烈反響。該課程被收錄到保定市干訓課程。
圍繞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千萬工程”的寶貴經驗,李曉燕結合淶水縣建設“保定小院”項目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加快和美鄉村建設工作進行深入調研。2024年6月,她的《“保定小院”淶水實踐推進文旅康養發展研究》課題在保定市社科聯實現立項。同時,她把基層調研的第一手資料轉化成理論宣講課程,9月份錄制《南湖小院繪就現代化農村新畫卷》微黨課在公眾號播放。
2023年5月,河北省開展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項目,李曉燕堅守理論特派員的初心使命,立足淶水縣九龍鎮山南村豐富的紅色抗戰文化,拓展“大宣講”教育平臺,不斷激發理論宣講工作新活力。
為推進山南現場教學點建設工作,李曉燕在全省黨校系統立項《淶水縣培樹山南現場教學點的調查與研究》課題,發揮紅色山南在黨性教育中的陣地作用,使理論宣講工作在基層有抓手、能落地。借助山南紅色文化資源教育中心的實踐平臺,聯合縣教體局、縣文旅局拓展理論宣講格局,李曉燕深入桑園澗小學、愛心小學進行紅色故事宣講,推動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實踐教學基地,筑牢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思想根基,促進紅色基因代代相承。
此外,李曉燕積極參與紅色文化資源的系統研究和挖掘工作,加強對紅色文獻資料的梳理、整合和研究。她參與編寫的《紅色山南讀本》為山南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提供了豐富素材。每逢重大節日,淶水縣委黨校聯合全縣各部門,組織黨員干部到紅色山南重溫歷史。迄今為止,山南“行走”人數15余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行走的思政課堂”。
“理論特派員的宣講力量如‘星星之火’,引燃全縣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燎原之勢’,讓基層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魅力、實踐偉力。”李曉燕表示,未來她將繼續發揮理論特派員作用,在宣講內容精準化、宣講方式多元化、陣地建設多樣化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探索宣講新思路,傳遞保定理論宣講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