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5-03-12 11:49
?吳昆
壓勝錢又稱厭勝錢、花錢,并非流通貨幣,而是一種具有辟邪、祈福、紀念等寓意的特殊錢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壓勝錢的形制多樣,有圓形、方形、多邊形等,材質也較為豐富,包括銅、鐵、鉛、金、銀等。其制作工藝精湛,通常采用鑄造、雕刻等手法,幣面上的圖案和文字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寓意。
五銖錢是中國古代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之一,對中國古代銅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西漢漢武帝元狩五年開始發行,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廢止,前后流通了739年。五銖的形制設計獨具匠心,外圓內方的形狀象征天地乾坤、方圓之道,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這種形制也被后世長期沿用,成為中國古代圓形方孔銅錢的傳統樣式。
五毒通常指的是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五毒圖案出現在壓勝錢上寓意以毒攻毒、鎮邪驅災。蛇因其形態蜿蜒、神秘莫測,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視為神靈或邪惡的象征;蝎的尾部有毒刺,象征狠毒和危險;蜈蚣多足而細長,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蟾蜍外表丑陋卻有藥用價值,被認為具有辟邪的功效;壁虎雖然實際上無毒,但因其形態與其他毒蟲相似,也被列入五毒之中。
背五毒壓勝錢作為壓勝錢中的一種,融合了五銖錢的形制和五毒的圖案元素,具有鮮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它的出現與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邪惡力量的恐懼密切相關。人們相信佩戴或收藏這樣的壓勝錢能夠驅邪避災、保佑平安,同時也承載著人們對吉祥如意、福壽安康的祈愿。
清五銖背五毒壓勝錢上的五毒圖案被刻畫得栩栩如生、生動形象,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它們的威力和神秘。這些圖案不僅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傳遞著古代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尊重,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祈求平安、健康、幸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