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5-04-12 09:28
?吳昆
漆器收藏算是一個相對冷門的領域,但如果沉浸其中,卻可以感受到別樣的魅力。我在藏友家欣賞到一件清乾隆剔紅桃花流水鯉魚蓋盒,華麗無比,令人贊嘆。
剔紅這門古老而神秘的工藝是華夏傳統漆器工藝的瑰寶,其制作工序繁復精細,先是在器物胎骨上層層涂抹朱漆,少則數十層,多則上百層,待漆層積攢到一定厚度,工匠們再以刀為筆,精雕細刻出各式圖案。剔紅工藝起源于唐代,彼時社會繁榮,文化昌盛,為其誕生提供了肥沃土壤。宋元時期剔紅工藝不斷改良,技藝愈發成熟。到了明清,尤其是乾隆年間,國力強盛,宮廷對藝術品的品質要求極高,剔紅工藝迎來鼎盛期,誕生了眾多精美絕倫的作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花寓意豐富,象征春天的來臨,給人們帶來生機與希望,也代表美好愛情與幸福生活。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常以桃花入詩,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借桃花抒發對愛情的眷戀與失落。在這件蓋盒上,桃花盛開的畫面傳遞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愿。
鯉魚同樣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魚”與“余”諧音,寓意年年有余,寄托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期盼。“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更是象征著通過努力拼搏實現理想抱負,代表勇氣與進取精神。蓋盒上的鯉魚身姿矯健,充滿活力,激勵人們在生活中積極向上,奮勇向前。
這件清乾隆剔紅桃花流水鯉魚蓋盒直徑15厘米,造型簡約卻不失典雅。圓形盒身,子母口設計,開合順暢自然,線條流暢優美,與盒身相得益彰。蓋盒上的雕刻堪稱一絕,桃花流水與鯉魚構成了一幅靈動的春日圖。桃花盛開,花瓣層層疊疊,細膩的雕刻讓每一片花瓣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聞到淡淡的花香。流水潺潺,線條蜿蜒流暢,生動地展現出水流的動態與韻律。鯉魚或悠然自得地游動,或歡快地躍出水面,魚身上的鱗片、擺動的魚鰭都刻畫得細致入微,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這件清乾隆剔紅桃花流水鯉魚蓋盒是工藝與文化的完美融合,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讓人領略到古人的匠心獨運,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