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5-08-30 11:31
□閆振聲
“月牙島”是我給清苑公園內一處場景起的名字,這里是我放松身心、賞景休閑的好地方。
清苑公園離我家很近,不足千米,下午我常到那兒散步消遣,與朋友聊天,退休10多年了一直如此,所以對園里的一切很熟悉,有感情,尤其對月牙島了如指掌,更加喜歡。無論哪個季節,每次去公園,我幾乎都要在那里逗留一會兒。
月牙島在假山腳下,東傍山坡,西臨溪水,是塊肥田沃壤,豐饒之地。東界長著一排薔薇,茁壯茂密,像道高高的圍墻,護衛著山坡上的青松翠柏綠竹;西界是條人工小溪,清澈的泉水由北向南流淌,繞過假山注入“碧波湖”。
薔薇花開后十分漂亮壯觀,游客們非常喜愛,而小溪對它的態度卻忽冷忽熱。本來源頭離薔薇只有幾米,可是前行時呈反弓形,漸行漸遠。30米后似乎后悔了,又靠攏過來跑到薔薇近旁,一副猶猶豫豫、徘徊不定的樣子。小溪這不確定的狀態,把東岸這片地方裁剪成彎彎的鐮刀狀,于是有了我心中的月牙島。
每年春末至中秋大約4個月的光陰,島上長滿一年生草本花卉。花兒盛開季節,白黃紅紫粉等六七樣,簇簇叢叢,團團片片,儼然一座姹紫嫣紅的花園,濃香四溢。
從此,“花園”熱鬧起來:蜜蜂和蝴蝶爭先恐后地趕來,在花上起起落落地飛舞忙碌;一些甲殼小昆蟲也循著香氣聚到這兒,有的鉆進花蕊中,有的趴在葉子上,忘情地聞嗅;溪岸一字排列著5棵柳樹,棵棵粗壯挺拔,郁郁蔥蔥的枝葉間不時傳出陣陣蟬鳴鳥叫;游人絡繹不絕,男女老少說說笑笑,閑適愜意……這賞心悅目、繁華熱鬧的景象固然惹人喜歡,然而,我更喜歡秋后至初春沒有梳妝打扮的月牙島。
秋后,花兒凋謝了,葉落枝枯,島上變得一派蕭瑟,把枯枝敗葉清除后,它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一片暄乎乎的空白地,待次年四月后才能改變容貌。此時的這里,濃妝卸去,喧囂止息,溪水斷流,柳樹也變得疏朗蕭條暗淡,默默僵直地呆立著,像是遲暮的老人。為此,我更覺得這里蘊含著興衰榮枯、滄海桑田、周而復始的人生哲理。
我喜歡此時的小島,喜歡它干凈寬敞平坦,喜歡它寂靜又隱秘而且向陽避風。到這里能使我心安神靜,更好地接收大自然的氣息,感受大地的體溫及脈搏,所以來得更勤了。站在島上,我時而左顧右盼,細瞅細瞧。時而抬頭遠眺,游目騁懷,時而徜徉踱步,低吟淺唱。無論怎樣,心情都是愉悅的,有種回歸自然,與天地合一的飄逸感。
獨來獨往,卻感到不孤單。有時活潑頑皮的麻雀把月牙島作為洗浴場,恣肆地扇著翅翻滾著身子在地上洗澡。折騰一陣,享受夠了,留下一個個鵝蛋大的沙窩。有時鳥雀們把小島當做飯場,排著隊點著頭,用尖喙啄食地上的草籽花籽。飽餐一頓,鼓著嗉囊旋風似的飛去,地面布滿密密麻麻的小坑。
鳥兒們享樂時,我都是站在遠處全神貫注地欣賞,一動不動,大氣不出,生怕驚擾了它們。這時,我腦子里會生出一些奇怪的想法,夢想成為它們的朋友,和它們一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過它們那種瀟灑、開心、浪漫的生活。
冬天剛下過雪,我來月牙島,看到潔白的雪地上有喜鵲和貓狗的足跡,清晰如畫,于是想起“雪泥鴻爪”這個詞。繼而想起一副趣聯:黃雞踩沙描竹字,黑狗踏雪畫梅花,不由得暗暗發笑,對月牙島越發喜愛。
今年元宵節過后,雨水節氣前的一天,天氣溫暖,下午我按時來到月牙島,發現地面有些融化了,踩上去柔軟富有彈性。此情此景,喚起我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兒時故鄉季春的農村,桃紅柳綠,草長鶯飛,春初栽種的幾樣菜籽,花兒開得正旺,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我和伙伴們在田野上赤著腳追趕捕捉喇叭蟲和花蝴蝶。陽光明媚,和風拂面,剛翻耕的地里散發著清新的泥土芬芳……想到這里,一股強大的青春活力電流似的充滿全身,感覺自己瞬間變得強壯威武,超凡脫俗,忘乎所以地驕傲豪邁起來。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月牙島,今后我還會一如既往地來這里,因為我早已把它當作了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