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5-08-09 10:39
□童方萍
近日,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引發(fā)關注。乘客馮某在搭乘自動扶梯上行時站立不穩(wěn)向后傾倒,劉某迅速出手扶住馮某,避免其遭遇嚴重傷害,然而這一善舉卻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丁某等幾名乘客摔倒受傷。丁某將馮某、劉某和上海地鐵某公司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助人者免責。這一判決彰顯法律的公正與溫度,也為鼓勵見義勇為、倡導向善助人注入強大動力。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劉某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這種勇氣和擔當令人欽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扶不扶”“救不救”等問題常常讓人們陷入糾結。我國法律制度一直對見義勇為持鼓勵支持態(tài)度。這起上海地鐵助人事件中,法院判決助人者免責,體現(xiàn)了法律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肯定、支持和呵護,向全社會傳遞明確信號,即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勇敢地伸出援手,不必擔心因善舉而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這一判決不僅為劉某這樣的助人者撐腰鼓勁,也為全社會樹立榜樣,讓凡人善舉成為時代風景,讓美德浸潤社會每個角落。
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是營造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要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公眾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健全見義勇為權益保障制度機制,加強政策支持、優(yōu)待幫扶和執(zhí)法司法保障,讓見義勇為者無后顧之憂。
“一人興善,萬人可激”。希望更多人像劉某一樣,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勇敢地伸出援手,讓善行義舉蔚然成風,推動形成崇尚、支持、敢于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