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日報作者:時間:2025-09-09 09:10
□保定日報通訊員 樊 璠
三個月前,家住徐水的武麗娜被家人發現走路緩慢,起初以為她沒有休息好,未加注意。后來武麗娜走路越來越困難,而且逐漸出現兩腿麻木、疼痛,甚至難以站立,還出現過幾次小便失禁,于是家人帶她就診于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副主任李鑫為武麗娜做了細致的查體,考慮病變節段位于胸段,經過核磁檢查,診斷為胸椎管內腫瘤,遂給予安排急診住院治療。
該科主任董海青帶領團隊為武麗娜成功實施了胸椎管內硬脊膜下腫瘤切除手術,手術病理提示脊膜瘤。術后武麗娜重新站了起來。那么,什么是脊膜瘤,為什么脊膜瘤甚至會發展為截癱?今天,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劉振杰為大家解惑。
脊膜瘤是一種椎管內腫瘤,硬膜下髓外的腫物,位于硬膜下脊髓外,大部分發病于胸段,脊膜瘤多在硬膜下廣基底生長,多為實性,當腫瘤緩慢生長時進行性壓迫脊髓變性,早期腫瘤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可以導致相應部位產生疼痛感,一般早期表現為輕微疼痛,隨著腫瘤增大疼痛可能增強。
隨著腫瘤生長,繼而引起患者的肢體無力、麻木甚至癱瘓,由于胸椎管本身比較狹窄,發現脊膜瘤壓迫時癥狀進展較快,往往發現數月就會引起癱瘓,同時手術風險很高。由于脊膜瘤進展緩慢,早期常表現為肢體麻木、無力感、腳踩棉花感、排尿排便異常、輕微疼痛等癥狀,因此一旦出現該類癥狀時,應及時就診。
脊膜瘤常常表現為以下癥狀:
疼痛。腫瘤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可以導致相應部位產生疼痛感。
感覺異常。腫瘤壓迫節段出現感覺異常或感覺喪失。
肢體無力或麻木感。支配四肢的脊髓或者神經受壓,其支配肌肉的神經功能受損,常表現為肢體感覺異常或麻木,可能表現為腳踩棉花感。
排尿排便控制功能障礙。控制膀胱和腸道正常排便排尿的神經受壓,可能導致功能異常,可表現為大小便失禁或大小便異常。
肌肉萎縮。肌肉運動功能下降,長期處于失用狀態,可能產生肌肉萎縮。
目前脊膜瘤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前術中根據腫瘤大小、位置及毗鄰關系來確定手術切除范圍。術中在脊髓電生理監測下,盡可能將腫物及其附著的硬膜一并切除。只有完整切除脊膜瘤后才能使患者神經功能完整恢復。手術后給予椎板成型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