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定晚報作者:時間:2025-07-19 08:02
□葉金福
近日,筆者鄉下老家的村兩委,專門邀請了縣農業部門的兩位專家來村里為村民作農技培訓講座。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培訓的內容和形式由村民自己“點課”,再邀請專家來上課。村民們對此次培訓不但熱情高漲,而且覺得培訓實用、有效,希望今后能多舉辦一些類似由村民“點課”的農技培訓。
眼下,各地農業部門每年都要組織一些農業專家到各地鄉鎮或農村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技培訓,為村民傳授各種種植、養殖技術,為村民家庭增產增收提供了服務保障,很受村民們的歡迎和好評。但是有些地方的農技培訓,或是培訓內容沒有理論結合實際,或是內容深奧,村民們聽得云里霧里,根本不知所云。因而村民們漸漸對這樣的農技培訓失去了興趣。可見,農技培訓的形式確實需要改進了。
筆者以為,“農技培訓”讓村民“點課”,專家上課的做法,就是一個好法子。村民們每天和種植、養殖打交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指導,就自己“點課”,專家有的放矢,這樣的農技培訓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培訓過程中,專家針對村民的技術需求和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分類集中培訓,再到田間地頭進行現場解答,避免了專家在培訓時泛泛而談。村民想聽什么,專家就講什么,這樣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農技部門在到鄉鎮或農村開展農技培訓之前,不妨先到村民當中“問需”,讓村民自己“點課”,從而使農技培訓更具實用性、實效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