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作者:時間:2025-08-05 08:17
北京游客在民宿涼亭內休閑納涼。 王琴 攝
保定日報訊(記者王大路 金麗)“住在這里既能吹到太行山的涼風,又能體驗農家的煙火氣,特別舒適自在!”7月25日,來自北京的游客李悅在保定市淶源縣白石口村民宿里,一邊品嘗農家菜一邊感嘆。暑期以來,淶源縣鄉村民宿憑借特色化、舒適化的升級體驗,成為吸引京津冀游客的“流量密碼”,迎來客流高峰。
夏日的白石山鎮插箭嶺村,群山環抱,山巒疊翠。一戶戶青磚黛瓦、別致素雅的民宿庭院錯落有致地點綴在青山綠水間,仿佛一幅田園風光畫。“如今的淶源民宿,早已不是幾年前簡單改建的鄉村民房。”淶源縣民宿協會會長安曉雨說,在白石口村、插箭嶺村、十八盤村、斜山村等重點旅游村,民宿經營者們借著和美鄉村建設東風,推動民宿從基礎硬件提質到鄉土元素融入,從單一住宿到“民宿+康養”“民宿+體驗”場景拓展,一批獨具太行山特色的民宿集群逐漸成形。其中,白石云汐、樹下庭院、白石山舍、荊山云宿四家精品民宿入選河北省“冀憶鄉居”品牌百佳精品民宿。游客們在此既能享受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又能沉浸式感受田園風光與地方文化,“鄉土氣息濃”“性價比高”成為高頻評價。
目前,淶源縣民宿、農家院已達209家,暑期接待游客突破20萬人次,日均接待量9000人次,其中不乏來自京津的避暑長住客。這一數據變化背后,是民宿行業從“小散弱”到“規模化、品質化”的轉型:經營者們通過擴大規模、優化服務、提升體驗感,實現收入與口碑的雙提升。而這一切,既得益于淶源縣旅游資源的開發升溫,更離不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客源紅利,便捷的交通讓北京等周邊城市游客“說走就走”,景區與民宿的聯動則形成了“游覽+住宿”的消費閉環。
“隨著‘21℃的夏天’品牌影響力擴大,這些扎根山野正蓬勃發展的民宿,將繼續以獨特魅力吸引八方來客,成為縣域旅游經濟騰飛的重要支撐。”淶源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張穎表示,淶源縣正在不斷挖掘潛力,整合資源,打造更多精品文旅線路和賽事活動,通過構建民宿與文旅康養深度融合的新場景,讓民宿成為串聯景區、鄉村、文化的重要節點。